夏玉米抗倒增产技术(夏玉米这样管理更高产)

admin 阅读:47 2024-10-10 22:38:59 评论:0

来源:农业科技报


本期专家


文娟,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夏玉米生长季节在炎热的夏天,温度高、湿度大,务必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保证后期产量。那么,夏玉米田间如何管理才能高产?5月9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文娟。她说,做好以下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是夺得夏季玉米高产的关键。


一、苗期管理


1、保证出苗水。玉米播种时墒情不足,会影响种子发芽出苗,造成出苗不全,缺苗断垄。因此,播种后根据墒情及时灌出苗水。


2、查苗补苗、防缺苗断垄。玉米播种后5-7天及时查看出苗情况,未达到一播全苗的要及时补种,补种时白籽窝播下种,然后灌水,或者阴天和下午移栽补苗,栽后及时灌水,确保全苗。


3、及时除草。①苗前封闭除草:播种后2天内用药,适温适墒喷药,尽量在雨后地面湿润的条件下进行,易形成有效药膜(推荐用药配方:亩用除草剂42%甲·乙·莠去津悬乳剂300-400毫升兑水40-60公斤,在播后苗前土壤喷雾);②苗后除草: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进行化除,根据田间杂草类型选择适合的除草剂,(推荐用药配方:亩用除草剂30%硝·烟·莠去津150毫升;6-10片叶期除草推荐用药配方:亩用除草剂25%硝磺·莠去津180毫升 8%环磺酮80克)。喷洒除草剂的同时可添加杀虫剂3.2%甲维盐高氯50毫升,防治玉米螟等苗期害虫。严格按照用药说明使用。


二、中后期管理


1、灌好关键水。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需求比较敏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出苗期不低于70%、抽雄开花期不低于80%、升浆成熟期不低于75%。


巧灌拔节水:玉米植株开始拔节后,生长进入旺盛阶段。此时正是夏玉米生长发育水分临界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特别是抽雄前半个月,对水分的要求更高,要确保拔节水。


饱灌抽雄水:玉米抽雄开花期对水分十分敏感,这一时期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为好。


灌好升浆水:玉米进入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把茎、叶所积累的营养物质顺利的运送到籽粒中,才能保证玉米产量。


2、追肥控旺。在玉米小喇叭口期结合灌水或者降雨,亩追施尿素20-30公斤。在7-8叶期结合玉米长势、土壤墒情、近期天气降雨等因素,适时喷施适量的玉米抗倒增产调节剂(玉黄金、玉米矮丰等),提高玉米抗倒能力。


3、病虫害防控。草地贪夜蛾。当玉米苗期被害株率5%,喇叭口期被害株率10%-15%时,推荐用药: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或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1000倍液,或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500倍液叶面喷雾。


黏虫。当玉米田虫口密度达30头/百株以上时,推荐用药: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氢菊酯水乳剂1000倍液-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甲维盐·高氯氟水乳剂1000倍液叶面喷雾。


玉米螟。当心叶末期花叶株率达10%,穗期虫穗率10%以上时,推荐用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000倍液-15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或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2000倍液心叶喷雾。


蚜虫。在抽雄吐丝期,当玉米心叶期有蚜株率达10%,百株蚜量达2000头以上时,选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或50%啶虫脒分散剂8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叶面喷雾。


双班萤叶甲。在玉米抽雄、吐丝期防治,可用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10毫升/亩,或者选择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等活性较高、持效期比较长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重点喷施玉米的上部嫩叶、雌穗周围。


大、小斑病。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以后每隔7天-10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3次。推荐用药: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25%苯醚甲环唑乳油8000倍液-10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0倍液叶面喷雾。


4、“一喷多促”。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用无人机开展1-2次“一喷多促”,实现防虫保粒、防病保叶、喷肥促灌浆增粒重。推荐用药配方:亩用杀虫剂3.2%甲维盐高氯50毫升 杀菌剂30%苯甲·丙环唑30毫升 叶面肥(98%磷酸二氢钾50克)。


5、防灾减灾。预防高温热害。7月下旬开始玉米进入抽雄授粉期,此时温度较高,若日均气


温≥35℃以上且持续5天以上,无有效降雨持续8天以上就会发生高温热害,影响玉米正常授粉、降低结实率,从而影响产量。可喷、灌水降低田间温度,或者直接将水喷洒在叶片上,避免高温热害。


6、适时晚收。在不影响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尽量晚收玉米,既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也可以改善玉米品质。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张朝辉


本文 刊讯杂志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zazhishe.org/post/6153.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