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保险多少钱(事退5080、企退2369、农民207,三类养老金的背后,并非统一计算)
养老金的计算与上涨,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还是比较“玄”,有的人总也搞不懂其中的奥秘,有的人甚至提出直接按照工龄计算多简单。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从前的事退人员、企退人员、农民朋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并没有统一,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要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开始讲起。
01,简单梳理一下过往的历程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人都知道“工人”地位有多高,待遇有多好,甚至很多人为了成为工人岗位,付出和放弃了很多,那时候单位有食堂、医院、幼儿园、电影院等等。
“工友”之间的感情也特别浓厚,也属于“单位养老”,退休后由原单位发放退休金。后来在1993年建立了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在企业中实施,一方面激发企业活力,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养老金计算公式也随之改变。
而在2009年前后,实施建立了新农保制度,也就是后来我们常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也是我国养老保险的体系之一,但计算方式不同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于是,这期间就实行了三种养老保险并存的模式。第一种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由财政直接承担退休金,无需个人缴费,计算方法与退休前的岗位、职称、工龄、荣誉等有关。
第二种就是企退人员按照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部分有视同缴费年限带来的过渡性养老金三者相结合的计算方式算出。
第三种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计算模式,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不设立统筹账户,直接由财政负担基础养老金,保障参保人的“兜底”养老金。
02,事退5080、企退2369、农民207,三类养老金的背后,并非统一计算
2023年,一张图片进入大家的视野,从这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简单算出,事退养老金平均5080元,企退是2369元,农民朋友是207元。
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就是上述提到的三类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虽然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并轨”,但是,他们还是多了一项职业年金。
虽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大门也向农民朋友打开,可是,个人缴费每年上万元的支出,让部分群体望而却步,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当然,即便是选择了同样的计算公式,也会因为缴费年限不同、缴费基数不同、退休所在地的社平工资不同,造成较大的差异。
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胜在工作相对稳定,工资待遇相对稳中有升,缴费年限都是连续,且是从毕业参加工作到退休的最大值,再加上职业年金和其他统筹外待遇,综合算下来,自然要高一些。
03,上述数值并不能代表全部水平
一个地方的样本数值,绝对不能代替所有,更不能代替个人。因为并非所有的事退都能拿到平均水平,也并非所有的企退都那么低,而农民朋友也不至于每个人都是这个水准。
总之,养老金想要多领,最好的方法是提前规划好,多缴费、长缴费,尽量不要断缴。自从社保纳入税务管理以后,对于社保缴费基数的少缴、漏缴、不缴的行为几乎都清理了。
也就是说,缴费基数都是按照上一年的平均收入来核定,工资低的自然缴费低,未来养老金也就低一些,反之,企业中高层达到封顶值的,退休之后养老金自然要高一些。
而有实力的农村朋友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最起码能保证晚年退休之后,养老金上千元,保障最基本的生活质量,如果无法承担缴费压力,再去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大家对于上述的平均水平,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你的养老金是多少呢?欢迎在评论区晒出,感谢大家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