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出单员待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职业年金每月300元,属于什么水平?)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职业年金每月300元,属于什么水平?
众所周知,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纳入统筹,和企业实现了并轨制,自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需要缴纳养老保险,按规定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还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
那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职业年金每月300元,属于什么水平呢?首先我们来分享几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职业年金水平。
我一级主任科员2022年退休,工龄40年,职业年金289· 78元;我2014年11月退休,教师编制,职业年金11块9毛5分;我2022年1月退休,职业年金792元;我是15年6月退休,职业年金13元;我2015年退休,职业年金仅80元;我16年退休,职业年金80多;我是15年3月退休的“中人”,职业年金每个月19.60元,42年工龄,退休的工资5000元,副处级别的;我40年工龄工勤岗,高级工,职业年金345元;我18年退休,属于机关,职业年金300多。
可以看出,大家的职业年金水平参差不齐,有高有低,多的几百元,少的几十元,甚至十几元,就目前来说,职业年金300元,已经属于不错的水平了,整体来讲,算得上中等水平。
下面,我们重点来看是哪些因素造就了职业年金的高低差异?首先,职业年金和养老金一样,都是需要参保缴费的,而且同样是由个人和单位各自按照一定的比例缴费,其中个人交4%,单位交8%,职业年金没有统筹账户,所缴费用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年金计发时,也没有统筹账户,只有个人账户一笔,计发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其中的计发月数由退休年龄决定,50岁退休为195个月,55岁退休为170个月,60岁退休为139个月,计发月数一方面决定了每月的发放标准,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职业年金能发多久,因为职业年金没有统筹账户,所以个人账户发完就不再发放,比如发放139个月,意味着11年半后就停发了,即60岁退休的退休人员,71岁半时,就不再发放职业年金了。
可见,职业年金的高低主要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退休时间和退休年龄,二是在职时的缴费基数。
退休时间和退休年龄方面,由于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产物,是随着2014年10月的改革应运而生的,在此之前,并未有职业年金制度,因此退休越早,意味着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积越少,自然发放标准就不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2014年底、2015年退休的只有十几元、几十元的原因所在,而退休越晚,累积越多,达到几百元也是常见的。今后,随着职业年金的累积,退休后的发放标准也会水涨船高,比如近年来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开始工作每月就缴纳了几百元的职业年金,几十年退休后,职业年金标准自然不会低。另外,退休年龄和职业年金的计发月数有关,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每月的标准越高,不过计发时间更短。
缴费基数方面,由于职业年金缴费是按比例缴费,所以基数越高,缴费越多,基数高低取决于工资高低,所处地区、职级都会影响工资水平,一般来说,越发达的地区工资越高;职业、职称越高,工资越高,所以,如果达到副处或副高以上的,且处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其职业年金也会相对较高。
你都看明白了吗?欢迎留言,感谢点赞、关注,了解更多社保、养老金知识,欢迎继续关注@小七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