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的解释(思考┃商业中的保险机制)

2023-09-19 11:38:02



先说明,本文是探讨商业中的一种内在机制。


这段时间,理想卖的挺火,传统的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三强“蔚小理”,理想的销量和市场表现已高居首位,内在原因,最大区别可能在这三家各自的市场定位有着明显的区别,理想主打生活理念(大冰箱大沙发大彩电),蔚来主打服务理念,小鹏主打商务理念,总体来看,理想的定位和目标人群极其精准,市场表现也体现了这一点。


新能源车市场目前存在纯电、混动和增程三种动力机制,但各自都有不同的痛点存在,纯电有长途里程焦虑,混动续航太短,增程其本质就是燃油车的变形。电动车的核心问题点或市场痛点,也来源于此,实质上就是“里程焦虑”,在用户心智中纯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有一个主要矛盾,就是燃油车趋势是被淘汰但就目前基础设施齐全,加油便捷,而纯电车是大势所趋,但基础设施尚未普及,充换电便捷程度远赶不上燃油车,市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提供了这三种新能源车的解决方案。


混动和增程为何会存在且市场反应如此好,本质上这两种解决方案是为续航里程购买了“焦虑保险”,用于增加用户(对里程)的安全边际效用。


实际上,商业中这种“保险机制”随处可见。


品牌对企业是一种“护城河”,但对消费者来讲就是一种保险机制,假设你购买商品完成一件任务,有两件(功能)差异不大的商品可供选择,一件没有品牌,另外一件是知名品牌,假如中间的价差你能接受,请问你会如何选择?我想你大概率会如我一样选择品牌,哪怕为此支付溢价,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保险机制”在起作用,在你本身不具备该产品专业知识且获取知识成本很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可能带来的损失(可能满足不了功能需求,亦或是假冒伪劣等等),你就会购买品牌产品,品牌溢价就是你支付的“保险费”


定金是一种“保险”,你或你集合一群和你同样需求的人,向某家工厂发出一个集合订单需求,并为此支付定金,工厂为此组织批量化生产,且给你一个折扣,对工厂来讲,这个定金就是为了保障工厂有可能带来的损失(退订、改单等)购买的“保险”,同时工厂向上游购买原材料也是同样模式,这种保险机制就形成了证券化......这就是拼多多模式的原理。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商业中,这种“保险机制”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启发呢?


最近我在装修房子,采用的是“设计师 装修公司”的方式,同样这个时间我的同事也在装修房子,他采用的是“设计师 施工队(包工头)”方式,其中装修费差价每平米大概300元左右,为何我不跟同事一样采用他的方式,毕竟还能节约不少钱,本质的区别是我对装修一窍不通,绝大部分建材甚至都不知道有哪些品牌,加上时间不允许,所以我愿意支付很高的成本(如果算上学习专业知识的成本和时间机会成本等,这个价差可能会被抹平)选择我自己觉得靠谱的方式,这实际上就是为某种不确定性(比如偷工减料、违约等等)购买一份保险。


这个“保险机制”原理对做决策具有锚定效应,一方面,当我们购买某种产品和服务需要支付溢价时,想想我们是为哪种不确定性购买的“保险”,是否值得;另一方面,当我们出售商品和服务时,得思考下你能为你的客户提供哪种确定性,是否能获取溢价的“保险”。


TAGS:
声明

搜索
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版权所有:刊讯杂志网